OCS认证咨询-再生农业声明实操指南:从承诺框架到目标落地的关键要点
概述
再生农业声明的复杂程度、可信度及所需佐证力度存在差异,具体取决于声明聚焦的是承诺、行动还是绩效成果。这些声明与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联盟(ISEAL)可信的生活工资声明框架 13 保持一致,涵盖范围广泛,既包括企业对再生原则的总体承诺,也涉及供应链内采取的具体行动,最终还延伸至土壤健康、生物多样性及农户生计方面可衡量的改善成果。
随着声明从 “承诺” 逐步转向 “行动 / 实践” 与 “绩效 / 成果”,支撑循证声明所需的信息复杂程度不断提升,这意味着对透明度、佐证材料及验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此外,这些声明类型并非相互排斥。采取整体化方法的品牌应确保 “承诺声明” 与切实行动及可衡量的绩效成果直接挂钩,并通过可获取的佐证信息与验证机制保障透明度。
承诺声明
承诺声明是组织就其在再生农业行动或绩效方面的承诺所作出的表述。此类承诺需真实可信,并融入组织战略之中。具备清晰目标的承诺,是企业采取有效行动以实现有益成果的基础。
企业承诺声明应包含以下内容:
明确承诺主体(企业 / 品牌或集体行动);
明确将发生改变的对象与具体领域;
概述改变的规模;
包含实现承诺所需的、有时间限制的一系列行动;
制定清晰的目标及预期成果。
未来目标的时间范围应便于向利益相关方承担责任。常规做法是将时间范围设定为未来至少 5 年、不超过 15 年。对于 2050 年等长期目标,应包含明确的阶段性目标。
通过参考全球基准与目标,可增强目标的相关性,同时让外界更清晰地了解单项承诺的重要程度。例如:“我们的目标是,以 2016 年为基准年,到 2030 年将整个价值链的绝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50% 以上,以符合 1.5°C 的温控路径。我们正努力在 2040 年实现净零排放,这比《巴黎协定》的要求提前了十年。”
承诺声明的形式可能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公开承诺涵盖多个范围与材料,例如:“到 2025 年,我们的产品(包括纤维)将实现至少 75% 的可持续材料占比,这些材料需是可回收、可再生、再生性 *、负责任采购 ** 的,或兼具以上多种属性,且 / 或采用低资源消耗工艺制造。”—— 某全球服装品牌
* 注:需附带进一步的限定说明,明确再生性的定义:“当采用再生农业实践后,至少在两个环境成果领域实现可量化改善,且通过第三方标准独立验证时,该产品可被认定为具有再生性。”
** 注:“可持续”“负责任” 等术语若缺乏清晰释义,可能被视为过于宽泛。对于 “再生农业” 等无通用定义的术语,在声明中明确其使用方式与定义至关重要。
另有部分承诺与特定成果挂钩,例如:“我们设定的目标是,在未来 40 年内,将自身运营中的土壤碳含量提升 25%,实现净碳足迹为零。”—— 某农场合作社;“到本十年末,将每吨皮棉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50%。”
对于公开承诺,深入了解标题背后的实际目标与时间节点,对落实进展问责至关重要。实现真正的变革需要长期承诺。若企业承诺的长期目标距今数十年,却未制定或公布行动目标与战略,可能会引发信任差距。企业应设定阶段性里程碑或关键绩效指标(KPI),并持续监测、报告进展情况。
此外,承诺的覆盖范围应具有实际意义。举一个更具普遍性的例子:某服装品牌虽设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但仅涵盖范围一(直接排放)与范围二(能源间接排放),却将范围三(其他间接排放)排除在外,这种承诺难以被认定为可信 —— 因为范围三排放通常是温室气体影响的主要来源。具体到再生农业声明,承诺所覆盖的范围必须明确说明。
再生性土地管理具有细微性与情境相关性,且受意外干旱等外部因素影响,即便所有相关方均履行了自身职责,预期成果仍可能受到影响。企业应如实披露项目进展,既要分享积极成果,也要坦诚说明未达预期的情况(及原因)。
欧盟《消费者赋权指令》指出,可信的未来绩效声明(即承诺)必须具备清晰、客观、可验证的承诺与目标作为支撑,同时需包含明确的实施计划、配套的财务资源,以及独立的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