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CS认证咨询-SRCCS框架下交易证书(TC)开具核心要求与实操指南

发布时间: 2025-11-24
文章来源:
阅读人数: 23

在SRCCS(可持续再生纤维素含量标准)监管体系中,交易证书(Transaction Certificate,简称TC)是证明再生纤维素纺织品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采购商全链条合规的核心凭证,也是终端产品标注“SRCCS认证”的法定依据。TC本质是对特定批次产品“可持续属性”的官方背书,其开具流程严格遵循“源头可溯、过程可控、数据可核”原则。本文结合SRCCS V2.0标准要求与认证机构实操规范,系统梳理TC开具的前提条件、材料清单、流程要点及常见问题,为企业提供清晰的实操指引。
一、TC开具的核心前提:买卖双方的合规基础

SRCCS对TC开具的主体资格与交易场景有明确界定,仅满足“双合规”前提的交易才能申请TC,这是避免认证链条断裂的关键。

(一)主体资格合规:买卖双方均需持证

TC申请的核心前提是交易双方均已获得SRCCS认证证书,且认证范围覆盖交易产品的对应环节。具体而言,卖方需具备“生产/加工”类SRCCS认证,确保其供应的再生纤维素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买方需具备“采购/贸易”或“生产/加工”类认证,明确其产品用途与后续流转方向。若买方为终端品牌商,其认证范围需包含“成品销售”,才能为后续终端产品认证提供依据。

需特别注意,认证证书的有效性是关键——证书处于暂停、撤销状态的企业,无法发起或接收TC申请;认证范围与交易产品不匹配(如仅认证“纺纱”环节的企业向采购商销售印染成品),同样不符合申请条件。某贸易公司曾因采购未持证工厂的再生粘胶面料,虽自身具备认证,但因卖方主体不合规,导致TC申请直接被驳回。

(二)交易场景合规:仅限“认证范围内的再生纤维素产品”

TC仅针对含再生纤维素成分的产品开具,且产品中再生纤维素的含量需符合SRCCS要求(通常不低于50%,具体以认证时确认的范围为准)。纯原生纤维素产品、再生纤维素含量未达标的混纺产品,均无法申请TC。同时,交易需为“商业性买卖行为”,企业内部车间间的物料转移、免费样品赠送等非交易场景,不适用TC开具规则。

二、TC申请的核心材料:全链条数据的完整性证明

认证机构审核TC申请的核心逻辑是“数据闭环验证”,需申请人提交涵盖“交易凭证、生产数据、溯源文件”的完整材料包,任何一项缺失或数据矛盾都会导致审核延误。

(一)基础交易凭证:证明交易真实性

核心材料包括正式商业发票、采购合同及物流单据。商业发票需明确标注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总金额,且注明“SRCCS认证再生纤维素产品”字样,同时标注对应的SRCCS认证证书编号;采购合同需与发票信息一致,明确交易批次、交付时间及质量要求;物流单据(如货运单、提单)需包含发货人、收货人、货物描述及数量,且与发票、合同的批次信息匹配,确保“票、货、单”一致。

)生产与溯源文件:证明产品合规性

这类文件是TC审核的核心,需形成完整的溯源链条:一是上游供应商开具的TC文件,证明采购原料已通过SRCCS合规追溯,若为初始生产环节(如纤维厂),则需提供原料可持续性证明(如FSC证书、消费后废料回收证明);二是本企业的生产记录,包括原料领用台账、生产批次报表、工艺参数记录,需明确标注每批次产品所用再生纤维素原料的数量及占比;三是产品检测报告,需由CNAS认可实验室出具,证明再生纤维素含量及禁用物质符合SRCCS要求,检测项目需覆盖ZDHC MRSL清单中的关键指标。

对于印染企业等加工环节,还需额外提供染化料使用记录及废水处理监测数据,证明生产过程符合环境合规要求。某印染厂曾因未提交上游纤维厂的TC文件,仅提供采购合同,导致TC申请被要求补充材料,延误了产品交付。

(三)其他辅助材料:满足特殊场景要求

若交易涉及出口,需提供报关单复印件;若产品为混纺面料,需提供成分比例说明及对应的权重计算依据;若企业存在分包生产情况,需提供分包协议及分包方的SRCCS认证证书,证明分包环节同样合规。这些材料需根据交易实际场景灵活补充,避免因材料不全导致审核受阻。

三、TC开具的流程规范:从申请到签发的全环节要点

SRCCS TC开具实行“线上申请、线下核验、分级审核”机制,认证机构通常依托专属系统处理申请,整个流程需遵循严格的时间节点与操作规范。

(一)申请发起:线上填报需精准

企业需通过认证机构提供的SRCCS管理系统发起TC申请,在线填报交易双方信息、产品详情、批次数据等核心内容,同时上传扫描版材料。填报时需注意三个精准:一是产品HS编码与SRCCS认证范围匹配,避免因编码错误导致系统判定不符;二是再生纤维素含量计算准确,需依据检测报告及生产台账如实填写,不得高估;三是批次编号唯一且连贯,与生产记录、物流单据的批次号保持一致,便于后续追溯核查。

(二)审核流程:三级核验保合规

认证机构的审核通常分为三级:一级审核为材料完整性核查,确认提交的文件种类齐全、格式规范;二级审核为数据一致性核验,对比发票、合同、生产记录中的数量、批次等数据是否一致,验证上游TC与本批次产品的关联性;三级审核为现场抽查(必要时),针对高风险环节(如再生料与原生料混用风险高的企业),审核人员会实地核查生产台账与原料存储情况,确保数据真实。

审核周期通常为3-5个工作日,若材料存在问题,认证机构会出具《审核意见通知书》,明确需补充或修改的内容,企业需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否则申请将被驳回。

(三)签发与使用:凭证管理需规范

审核通过后,认证机构会出具电子与纸质双重版本的TC,电子TC通过系统发送至买卖双方账户,纸质TC由认证机构邮寄至申请人。TC需明确标注证书编号、交易双方认证号、产品信息、签发日期及有效期(通常与产品保质期一致,最长不超过1年)。

企业需规范管理TC凭证:一是建立TC台账,记录每笔交易的TC编号、对应的产品批次及流转情况;二是TC不得涂改、伪造,若发现信息错误需及时向认证机构申请更正,重新出具;三是下游企业采购时需主动索要上游TC,作为自身申请TC的依据,形成“一票一证、环环相扣”的追溯链条。

四、TC开具的常见问题与规避策略

企业在TC申请中常因细节疏漏导致审核受阻,核心问题集中在数据不一致、材料不规范等方面,需针对性规避。

(一)数据矛盾:最易导致驳回的核心问题

常见表现为发票数量与生产记录数量不符、上游TC的原料数量与本企业领用数量不匹配、检测报告的再生含量与填报数据矛盾。规避策略为建立“数据核验机制”,申请前由财务、生产、质检部门联合核对发票、台账、报告中的关键数据,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二)材料不规范:影响审核效率的主要因素

如扫描件模糊不清、文件未加盖企业公章、检测报告未注明“SRCCS认证专用”、物流单据缺失收货人签字等。解决方法是制定《TC材料准备规范手册》,明确各类文件的格式要求,安排专人负责材料扫描与审核,确保提交的材料清晰、完整、合规。

(三)主体资格失效:易被忽视的潜在风险

部分企业因疏忽导致SRCCS认证证书过期,仍发起TC申请,直接被系统拦截。规避措施为建立认证证书管理台账,设置证书到期前3个月的预警机制,提前完成复审,确保主体资格持续有效。

五、结语

TC作为SRCCS体系的“合规通行证”,其开具质量直接决定再生纤维素产品的市场准入资格。企业需跳出“被动申请”思维,从主体资格维护、材料规范管理、数据精准核验三个维度构建TC管理体系,将TC开具要求融入日常生产与交易流程。通过规范操作,不仅能高效获取TC凭证,更能强化供应链的合规性管理,提升产品在全球可持续纺织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于高频次申请TC的企业,可搭建内部TC管理系统,实现与认证机构系统的对接,进一步提升申请效率与数据准确性。

上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
下一章: SRCCS认证辅导-印染厂SRCCS现场审核重点要求解析
P
热门项目
opular Item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