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S认证辅导-资源与决策保障:人员能力配备及尽职调查融入决策
4.2 融入负责任商业行为(第一步)
4.2.2 强化管理体系
4.2.2.1 《负责任商业行为政策》(RBC Policy)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治理与执行。因此,获证实体应确保其管理体系融入本手册所述的 “六步尽职调查流程”,以落实 GOTS 标准(包括环境标准、人权与社会标准)。获证实体需强化管理体系,确保尽职调查具备预防性、动态性,与风险相匹配(基于风险),结合与利益相关方的实质性沟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涵盖多项流程与目标,确保持续沟通,可基于风险划分优先级,且不得转嫁责任。
4.2.2.2 为此,获证实体应定期审查并更新《负责任商业行为政策》,以确保尽职调查要求有效落地。这一过程需具备迭代性:既反映对供应链风险的认知深化,也纳入利益相关方的反馈。政策还应根据尽职调查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如风险界定、申诉情况、运营变更、新兴国际标准等)进行调整优化。
4.2.2.3 获证实体应指定董事会层面的负责人,负责《负责任商业行为政策》的实施与监督。将责任归属董事会,可强化公司治理,确保负责任商业行为成为决策核心环节,凸显其在业务运营中的重要性。例如,由董事会委员会或特定董事负责尽职调查,既能提升流程合法性,也能保障资源投入。
4.2.2.4 《负责任商业行为政策》的实施责任应分配给具备相应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这类负责人需具备相关经验,深入理解获证实体的运营模式、行业格局,以及在遵守 GOTS 标准、履行负责任商业行为承诺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同时,他们应接受定期培训,内容涵盖人权、环境可持续性、审核技术、利益相关方沟通等相关主题。
4.2.2.5 实施《负责任商业行为政策》与尽职调查需配备充足的财务资源、人员时间与专业能力。采购与合规团队应获得足够预算,用于开展供应商评估、跟进评估结果、提供培训及与利益相关方沟通。承担尽职调查职责的人员,需有专门时间开展风险评估、政策传播、申诉机制运营等必要工作 —— 这些工作不应是其日常职责之外的 “附加任务”;他们还需有时间与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利益相关方会议。此外,资源投入应足以支持针对发现问题采取整改行动,而非仅停留在 “识别问题” 层面。

4.2.2.6 尽职调查应融入组织决策流程,例如新产品开发、开拓新国家市场、新增供应商工厂等场景。采购与合同签订决策需参考尽职调查结果,以激励负责任商业行为。跨部门参与有助于避免可能增加不利影响风险的业务决策:例如,可持续发展团队可在供应商准入或订单分配环节,基于尽职调查表现提供关键反馈。合规不应是流程末端的 “勾选任务”,而必须贯穿整个业务运营。
4.2.2.7 获证实体应确保与尽职调查相关的部门(如采购、合规、可持续发展部门等)保持协同一致与合作。统一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与信息共享机制,有助于将尽职调查融入业务运营。尽职调查不应依赖 “线性责任转移”,而应通过 “循环信息流动” 与 “统一优先级”,渗透到获证实体的全运营环节。最终,各部门应对负责任商业行为承担共同责任:例如,获证实体应推动部门间的反馈交流、经验学习与机构知识积累;确保决策者获取充分、准确的尽职调查信息;涉及可能增加运营或供应链损害风险的决策时,需让多个相关部门参与(如不仅包括采购部门,还应包括监督供应商人权、劳工与环境表现的部门)。
4.2.2.8 获证实体应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体系,该体系需能持续评估自身运营及全供应链中尽职调查流程的有效性。定期内部审核是该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有助于强化 GOTS 标准合规性、验证尽职调查结果,也能保障数据完整性(这是有效尽职调查的基石)—— 通过确保信息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信息流可靠,实现数据完整性保护。此外,内部审核可作为部门间的沟通桥梁,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化风险评估、提升流程可信度。

4.2.2.9 供应商合同中应包含 “遵守获证实体尽职调查政策与要求” 的条款,为政策执行提供法律依据。适当时,获证实体还应在供应商合同中明确 “支持上游生产相关风险的供应链尽职调查” 的义务。合同还可纳入激励负责任商业行为的条款:通过提升供应商对合同条款的认知、提供期望标准培训,可提高条款落地率。同时,需定期审查合同,并根据实施经验优化完善。
4.2.2.10 除 “合格 / 不合格” 的二元判定外,获证实体可考虑根据供应商的尽职调查表现,提供财务或非财务激励,例如优先采购、融资支持、表彰计划等。这类措施有助于激励供应商持续改进。
4.2.2.11 《负责任商业行为政策》应公开可查,例如在公司官网以所有相关语言发布。确保所有相关利益相关方可获取政策,是保障透明度与问责制的关键。获证实体在确定 “相关语言” 时,需考虑其供应链的地理分布与核心客户市场;同时,还应考虑通过额外沟通渠道,确保政策触达所有相关利益相关方。
4.2.2.12 获证实体应主动向所有员工、直接供应商及其他相关方传达《负责任商业行为政策》。例如,可在利益相关方会议中介绍政策、将其纳入供应商合同、在员工培训项目中讲解政策内容。




























18576401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