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S认证咨询-动物运输责任管理:责任转移需交流程文件,明确各角色职责

发布时间: 2025-10-21
文章来源:
阅读人数: 3

4.9 组织负责的搬运与运输​
4.9.1 关键要求​
在运输的每个阶段,都应由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照料动物,这些工作人员需共同具备维护动物健康与福利所需的适当能力、知识和资质。​
目的与说明:​
1)本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负责运输的哺乳动物场景。​
2)无论组织是否自行处理运输,本标准均适用于水禽。​
3)当组织负责运输时,需明确从装载、离开认证场地到最终目的地卸货过程中所有参与运输的人员,并能确认这些人员均具备相应资质,确保运输全程符合本标准要求。​
4.9.2 次要要求​
当责任发生转移时,接收动物进行运输的个人或组织应提供所有相关流程的副本。​
目的与说明:​
1)本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负责运输的哺乳动物场景。​
2)无论组织是否自行处理运输,本标准均适用于水禽。​
3)动物从养殖场运往最终目的地的过程中,负责人可能会发生变更。本标准中与运输相关的要求,由选择并提交动物进行运输的人员,以及接收动物进行运输的个人或组织共同负责执行。​
4)当责任发生转移时,需明确划分角色与职责。例如:​
养殖者 / 发货人(装载前):负责动物的聚集、装载前及装载过程中的照料。​
运输者 / 司机(装载、卸货及运输途中的动物管理):负责装载密度、装载后 livestock 的额外检查、目的地卸货。​
接收者(如加工方、代理商、交易市场经理 / 主管):在目的地接收动物,负责卸货时的监督。​
4.9.3 次要要求​
所有必需文件需在出发前完成填写,并在运输过程中供相关工作人员查阅,确保文件不完整或无法获取不会导致动物到达目的地或卸货延迟。​
目的与说明:​
1)本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负责运输的哺乳动物场景。​
2)组织需知晓必需文件(如动物健康状况证明、动物标识清单等),并确保动物运输时可提供这些文件。​
4.9.4 次要要求​
若运输途中出现任何延误,需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满足动物的需求。​
目的与说明:​
1)本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负责运输的哺乳动物场景。​
2)无论组织是否自行处理运输,本标准均适用于水禽。​
3)组织需能提供应急预案的详细内容,例如:若卡车牵引装置出现无法快速修复的故障,需有备用牵引装置来源;若道路封闭,需有备选路线规划;若延误时间过长导致行程延长,需有休息站选择方案等。​
4.9.5 次要要求​
除非动物饲养在相容群体中、彼此熟悉且分离会造成应激,或动物携带需照料的幼崽,否则动物应按物种分开搬运和运输,并遵循以下要求:​
a. 体型或年龄差异显著的动物;​
b. 性成熟的雄性与雌性动物;​
c. 有角动物与无角动物;​
d. 彼此具有攻击性的动物;​
e. 拴系动物与未拴系动物。​
目的与说明:​
1)本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负责运输的哺乳动物场景。​
2)组织需制定不同类型动物分离的规程,工作人员需知晓当拟同组运输的动物出现攻击性时应如何应对。​
3)运输中仅当动物习惯佩戴笼头时,方可使用笼头和牵引绳拴系。​
4)虽无法预测动物装载后运输途中所有可能的攻击行为,但可通过观察运输前圈舍中动物的状态评估部分攻击风险,并采取措施确保表现出攻击行为的动物不被装载到同一隔间。​


4.9.6 主要要求​
运输所用车辆的设计、建造和维护需避免动物受伤和痛苦,确保动物安全。​
目的与说明:​
1)本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负责运输的哺乳动物场景。​
2)无论组织是否自行处理运输,本标准均适用于水禽。​
3)车辆需为运输 livestock 设计或改造,且车辆维护需确保无可能导致动物受伤的锐边、凸起或其他结构。​
4)车辆建造需确保动物身体部位不会卡在通风口或其他开口处,且不会从车辆上坠落。​
4.9.8 次要要求​
坡道倾斜角度不超过 20 度,并需采取措施防止动物受伤。​
目的与说明:
1)本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负责运输的哺乳动物场景。​
2)20 度的坡度相当于 11 单位长度对应 4 单位高度的上升。超过此角度的坡道会增加动物上下的难度,可能导致装载和卸货时出现问题。​
4.9.9 次要要求​
运输过程中(即使车辆静止时),动物需有充足的通风或供氧,防止有害气体、杂质、水蒸气积聚或温度异常。​
目的与说明:​
1)本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负责运输的哺乳动物场景。​
2)无论组织是否自行处理运输,本标准均适用于水禽。​
3)组织需理解保障良好通风的原理,确保车辆配备可根据车上动物数量和外部条件调节(开启 / 关闭)的充足通风口。​
4)运输中的动物会产生热量和水分,若无法通过通风排出,可能导致动物过热。​
5)若动物在通风不良的车辆中运输,粪便和尿液还可能产生氨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积聚。​
4.9.10 主要要求​
若动物出现热应激、冷应激或因接触有害气体产生应激的迹象,需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目的与说明:​
1)本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负责运输的哺乳动物场景。​
2)无论组织是否自行处理运输,本标准均适用于水禽。​
3)组织需制定规程,若运输途中动物出现任何应激迹象,需立即采取行动,例如:调节通风口、移动车辆以促进空气流通或利用侧风驱散积聚的有害气体,必要时卸载部分或全部动物。​
4)车辆内氨气浓度不应达到人类可明显察觉不适的水平。​
4.9.11 主要要求​
运输过程中,需保护动物免受可能危害其健康与福利的恶劣天气影响。​
目的与说明:​
1)本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负责运输的哺乳动物场景。​
2)无论组织是否自行处理运输,本标准均适用于水禽。​
3)组织需知晓可能影响动物健康与福利的天气条件,并确保车辆能保护动物免受这些条件影响。若出现极端天气,且现有车辆无法保护动物,应重新安排运输时间。​
4)可能影响动物健康与福利的恶劣天气因季节和地区而异。车辆是否需要车顶、配备多少通风口(自然通风或风扇辅助通风)、运输时是否需要铺垫料等,均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在严寒天气,需使用前部封闭的车辆,以降低风寒影响。​


4.9.12 次要要求​
当气候条件可能导致动物严重不适或伤害时,不得运输动物。​
目的与说明:​
1)本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负责运输的哺乳动物场景。​
2)无论组织是否自行处理运输,本标准均适用于水禽。​
3)对于水禽,装载空间内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 10°C 至 30°C(50°F 至 86°F)之间。​
4)在炎热地区,应选择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运输,避免长时间停留。若炎热天气下必须停留,车辆应停放在阴凉处,并与风向成直角停放,以改善动物间的空气流通。​
5)毛用动物的被毛长度会影响其热应激或冷应激风险。例如:刚剪毛的动物在寒冷天气运输时可能面临冷应激风险;被毛浓密的动物在 28°C(82°F)时可能面临热应激风险,而剪毛后的绵羊耐受高温的临界上限为 32°C(90°F)。​
6)本标准有一例外情况:当动物需从极端天气地区转移到条件更好的地区时(例如,将动物从干旱地区转移,此类地区无论何时运输,条件都可能非常炎热)。​
7)仅通过外部温度无法准确判断热应激风险,将湿度纳入温湿度指数,能更准确评估毛用动物是否面临热应激风险。​
4.9.13 主要要求​
装载密度需确保动物在运输途中能保持自然姿势。​
目的与说明:​
1)本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负责运输的哺乳动物场景。​
2)每只动物所需的具体空间在以下标准中规定。本标准用于评估车辆 / 隔间高度,确保所有动物在运输途中能轻松站立:对于绵羊或山羊,高度至少比最大个体的脊背高 20 厘米;对于羊驼,高度至少比最大个体的脊背高 50 厘米。若车辆为多层结构,所有层级均需满足此高度要求。​
3)本标准还需确保动物有活动自由(如转身、靠近通风口等)。仅当审核时观察到装载后的动物状态,才能评估此项要求;若无法观察,则仅能根据隔间高度评估本标准,活动自由需通过以下两项标准评估。每只动物所需的具体空间在下文 4.9.14 和 4.9.15 标准中规定,需单独评估(例如:组织可能符合 4.9.13 标准,但不符合下文适用标准)。

上一章: RMS认证咨询-水禽运输标识:车辆外部需用当地语言标注 “活体水禽 / 动物”
下一章: RMS认证辅导-装卸与记录规范:设施防伤设缓坡,留存运输伤死记录并改进
P
热门项目
opular Item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