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S认证咨询-圈养绵羊在正常日照时段应能进入有光照的区域

发布时间: 2025-07-07
文章来源:
阅读人数: 5

B 部分 —— 动物福利标准
AW2. 生活环境
AW2.8 禁止在板条箱中长期紧密圈养或拴系
AW2.8.1 拴系或使用板条箱仅可在最小时间内用于满足特殊需求(如提供医疗护理)
紧密圈养指动物无活动自由(例如:被限制在通道或旋转板条箱中,或母羊在寄养箱中被颈部枷锁限制转身)。拴系同样限制绵羊活动自由,仅在无其他管理方式时可接受。若圈养或拴系时间超过任务所需,即视为 “长期”(时长因任务而异:修蹄板条箱中的个体可能数分钟后释放;群体药浴可能在围栏中待数小时;寄养箱中的母羊可能被限制数天,均为可接受范围)。
应采用更人道的 confinement 方式(如安全围场或围栏牧场)替代拴系。
拴系管理要求:
・每 24 小时至少检查两次,确保动物有食物和水、未被缠绕且拴系装置正常(高温天气需增加至三次)。
・拴系或圈养超数小时的动物,需始终通过固定在拴系区域周边或板条箱内的水槽 / 重型容器提供清洁饮用水。
・若拴系区域内放牧不足,需为拴系放牧动物提供补充饲料。
AW2.9 圈养绵羊在正常日照时段应能进入有光照的区域
AW2.9.1 绵羊应能接触自然光,不得长期处于黑暗或光照中
所有动物的生物功能受昼夜节律控制,绵羊对 24 小时内光照与黑暗比例变化尤其敏感。圈舍应允许自然光进入,确保白天有足够光照强度用于检查绵羊,并让其体验自然光照周期;若无法实现,需提供人工光源以维持正常昼夜节律。
AW2.10 圈养绵羊不得暴露于可能导致恐惧或压力的突然巨响中
虽针对绵羊与噪音的研究有限,但表明绵羊对突然巨响(如人喊叫、金属门撞击声等)有负面反应,应避免此类情况。
AW2.11 除非紧急或恶劣天气对福利有负面影响,否则绵羊应始终可接触天然牧场
绵羊在牧场上群体生活时最能表现正常行为,这应作为动物终生的默认管理方式。仅在极端天气(如冰风暴)等必要情况下可暂时脱离牧场(禁止在饲养场育肥羔羊等非必要情况)。
AW2.11.1 因产羔圈养绵羊时,应将限制接触天然牧场的时间缩至最短
产羔时可能需圈养以保护新生羔羊,一旦羔羊足够强壮并与母羊建立联结,应尽快返回牧场。
AW2.12 所有绵羊在必要时应能获得有效遮荫、庇护所和 / 或防风设施,以抵御恶劣天气
AW2.12.1 庇护所可为天然或人工,需能有效抵御当前天气条件
极端天气应对策略包括:
・降低低温或热应激风险;
・密切监测羊群应激迹象并立即采取缓解措施;
・恶劣天气时将绵羊转移至庇护区域;
・冷热应激时提供额外饲料和 / 或水;
・适当增加垫料;
・低温时为幼龄动物提供补充供暖(有圈舍系统的农场);
・合理安排剪毛时间以降低低温风险(如预报恶劣天气,可延迟剪毛或增加庇护所);
・预报大雪时将绵羊移至安全区域,防止被雪掩埋;
・洪水风险时将绵羊移离危险区域。
AW2.13 所有围栏应适当,并定期检查维护
电围栏设计、安装和维护应确保绵羊接触时仅产生短暂不适。
网状围栏(尤其用于有角绵羊或产羔场时)需频繁检查,防止绵羊被困。
围栏高度应足以阻止绵羊跳跃,强度需能承受羊群侧压力。
围栏与野生动物:在保证饲养安全的同时,应尽可能为野生动物提供通道(如在绵羊于其他区域放牧时留门,或在围栏设计中考虑野生动物需求)。
AW2.14 载畜量应基于土地类型、牧场质量、季节条件、牲畜类别、可用饲料和总放牧压力确定
载畜量记录可简单记录绵羊类型(如母羊、断奶羔羊等)和数量,或包含更详细信息(如进入和离开时的植被水平、休牧时间等)。

上一章: RWS认证咨询-农场主需制定书面的羊群健康与动物福利管理计划
下一章: RWS认证辅导-负责任羽毛标准之动物福利标准关于生活环境要求
P
热门项目
opular Item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