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S认证咨询-解读GOTS相关规定之工作区域环境监测与极端天气应对的长期策略
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GOTS)第 4.4.7.17 条
“认证实体应使用合适的工具监测工作区域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和湿度。认证实体应调整工作时间表,确定是否需要个人防护设备(PPE),并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这些措施至少每年审查和更新一次,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则应更频繁地进行审查和更新。”
指导意见
认证实体应定期评估室内和室外工作环境,以识别和应对与极端天气条件相关的风险,特别是热应激风险。评估应包括对温度趋势、湿度水平以及工人潜在热暴露情况的评估,并应与工人或其代表进行协商。这些评估应形成文件记录,并作为认证实体整体健康与安全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进行更新。
鼓励认证实体为工人提供旨在减少身体热量积聚的合适个人防护设备,如冷却背心或轻便透气的服装。在整个工作日内,应提供饮水设施,确保工人在高温环境工作期间能够摄入足够的水分。
认证实体应培训工人和主管识别热应激的早期迹象,包括脱水、疲劳和头晕。培训计划应涵盖对这些症状的适当应对措施以及定期补充水分的重要性。主管应接受培训,以便在观察到热应激症状时立即采取行动。
认证实体应记录所有与天气相关的事件,并实施预防措施。这些记录应用于为持续改进与天气相关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认证实体应监测环境条件,并准备好急救设施以应对与热相关的紧急情况。
鼓励认证实体采用并定期审查长期策略,以减轻与极端天气条件相关的风险,特别是热应激风险。这可能包括基础设施改进、冷却技术解决方案,或改变生产流程以减少热量产生。
解释与指导
例如,关于热应激,为制定气候缓解计划,认证实体应:评估危害并实施控制策略,如制定应对与气候相关风险的高温预案,作为其工作场所风险管理的一部分。这些措施包括:
技术措施(如冷却系统);
组织措施(如调整工作时间表);
个人措施(如用于监测热应激的智能个人防护设备)。
参考文献
国际劳工组织全球报告:《确保在不断变化的气候中实现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2024 年)
国际劳工组织《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行业安全与卫生业务守则》(2022 年)
国际劳工组织《公共紧急服务体面工作指南》(2018 年)
2017 年《就业与和平及复原力体面工作建议书》(第 205 号建议书)
《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指南》(ILO - OSH 2001)
国际劳工组织《工作场所环境因素业务守则》(2001 年)
1993 年《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第 174 号公约)
1993 年《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建议书》(第 181 号建议书)
1981 年《职业健康与安全建议书》(第 164 号建议书)
1977 年《工作环境(空气污染、噪音和振动)公约》(第 148 号公约)
1964 年《卫生(商业和办公室)公约》(第 120 号公约)
欧盟职业安全与健康局 ——《气候变化:对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影响》(2023 年)
(欧盟)理事会指令 89/654/E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