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认证辅导-能源管理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与实现路径
5.6 能源使用
5.6.1 次要标准
组织制定了书面的能源管理计划,用于跟踪和监测所有能源输入的使用情况,目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能源效率并减少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使用。
目的与说明:
在设施层面监测的能源输入包括机械燃料使用量和现场电力消耗(千瓦时)。
5.6.2 主要标准
组织符合所有与能源使用相关的法律要求,并保存监测记录。
目的与说明:
组织需了解所有现行的地方、区域和国家与能源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定期审查相关立法和监管要求以确保合规。这可能包括与能源效率、排放、可再生能源及其他能源相关事务的法律。
5.6.3 主要标准
组织每月测量并记录其能源使用情况。
5.6.4 次要标准
组织设定有意义的能源使用改进目标,并每年评估进展情况。
目的与说明:
在评估所设定的改进目标是否有意义时,审核员应考虑组织的发展程度,以及多大程度的改进是适当和 / 或现实的。
5.6.5 推荐标准
组织使用现场生产或采购的任何可用可再生能源(例如生物燃料、沼气、太阳能或风能),以满足部分或全部能源需求。
目的与说明: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况记录在能源管理计划中,并用于计算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利用中的占比。
5.6.6 推荐标准
组织正朝着将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电力来源的方向发展。
目的与说明:
“可再生能源” 可以是太阳能、风能、水能、沼气、地热能以及任何其他非化石燃料来源。
5.6.7 推荐标准
组织通过更换老旧低效的设备,逐步采用节能设备,以帮助减少能源使用。
目的与说明:
洗涤和屠宰的首选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对于洗涤过程:配备自动控制水温的系统;使用太阳能或地热能等能源;不使用燃煤锅炉或逐步淘汰。
对于屠宰过程:使用太阳能或地热能等能源;不使用燃煤锅炉或逐步淘汰。
棉花加工的首选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籽棉输送机(用于轧棉过程的准备和喂料阶段)的电机能效至少达到 IE3(国际能效 3 级)。
籽棉输送机采用自动化成套设备,各设备之间具有联锁控制。
在轧棉过程的干燥阶段:安装湿度监测系统,以有效控制热风和热交换器;自动控制热风温度以及热风与籽棉的接触时间;热风机和热交换器使用高效热交换设备;所有热介质分配管道都有良好的隔热措施,管道表面温度应低于 50°C(122°F);回收蒸汽冷凝水的热量和水;避免使用气动系统;淘汰低效热风机和热交换器;不使用燃煤锅炉或逐步淘汰。
在轧棉过程中:使用太阳能或地热能等能源;每包皮棉(500 磅或更少)的耗电量不超过 35 千瓦时;采用带联锁控制系统的锯齿轧棉机自动化成套设备。
在轧棉过程的剥绒阶段,锯齿剥绒机使用高效节能电机(高于 IE3)。
在轧棉过程的加工和剥绒阶段,锯齿剥绒机采用自动化成套设备,带联锁控制系统。
在轧棉过程的加湿阶段,使用高精度棉花水分检测设备。
在轧棉过程的棉花加湿阶段:水泵为变速变流量(VSF)型号;加湿控制系统具有自动控制和显示系统,关键工艺参数可实时显示并自动调节。
在轧棉过程的皮棉加湿阶段:可自动控制湿空气温度和皮棉接触时间;使用高效热交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