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S认证咨询-如何确保有机原料投入的验证过程符合相关标准
要确保有机原料投入的验证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可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着手:
一、原料来源验证方面
认证机构与标准匹配:初级加工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来验证所有有机种植原料投入均来自经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场。这些农场要符合特定的有机标准,比如美国农业部国家有机计划(NOP)、欧盟第 834/2007 号法规及欧盟 2018/848 号法规或者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标准体系中批准的其他有机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只有来源农场符合这些权威标准并经过对应认证机构认证,才能保证原料来源合规,为后续验证奠定基础。
针对有机棉的特殊检测:对于有机棉这一常见的有机原料,有着更细致的要求。要在加工链的早期阶段(像轧棉或纺纱阶段)对其进行转基因生物(GMO)检测,这是因为早期检测才能确保种子或纤维材料中有足够来自植株的 DNA 可用。而且,认证机构(CB)得依据《有机棉转基因筛查的 OCS - 103 政策》开展检测工作,检测方法要采用《ISO/IWA 32:2019 棉花及纺织品中转基因生物(GMO)的筛查》。同时,纺织品交易所不再建议对经过化学加工的棉花材料进行检测,并且认证机构还需留存并整理轧棉厂的转基因检测数据,保密地提交给纺织品交易所。此外,也可以运用《ISO 20921:2019 纺织品 —— 棉花纤维中稳定氮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来判定棉花是否为有机种植,全方位保障有机棉原料投入符合有机标准要求。
肥料与农药检测遵循规程:在检测原料中肥料与农药方面,要严格遵循有机农业标准的检测规程,检测是否存在合成肥料和农药残留。如果出现不符合有机标准所规定的肥料、农药使用情况,那原料投入的验证就无法通过,所以对这一环节的把控十分关键。
二、证书相关要求方面
范围证书的必备性:所有进入供应链(也就是初级加工商的原料投入环节)的有机种植原料都应当具备由经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效农场范围证书。认证机构在为初级加工商的产出颁发交易证书时,会要求提交有机农场的范围证书、转基因及纤维 / 材料质量检测报告以及按照相应指南要求的原料交易证书等文件。若在实施的第一年没有范围证书,可用审核报告替代,但后续还是要补齐相应范围证书,以此来确保原料投入有合法合规的来源依据,符合验证标准。
交易证书的重要性及处理:同样,所有进入供应链的有机种植原料还需要有有效的交易证书,并且在无法获取交易证书的情况下(比如有机标准的法规或管理机构本身不颁发交易证书这种情况),要考虑农场的范围证书来作为补充支撑。认证机构为维持从农场到初级加工商的有机原料监管链,在颁发交易证书时会要求提交将农场列为卖方的交易证书以及任何后续贸易商的交易证书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并且所有的数据记录既要留存于认证机构处,也要通过 “trackit” 系统与纺织品交易所共享,从证书层面严格把关验证过程。
三、特殊情况处理方面
如果是 “转换期” 有机种植原料,只要适用的农业标准允许此类认证,那么它就可被接纳为 OCS 原料,相应的转换期农场的范围证书也能被接纳用于 OCS 下的转换期声明。不过同样需要收集转基因及纤维 / 材料质量检测报告,并将所有数据及文件记录通过 “trackit” 系统与纺织品交易所共享,妥善处理特殊阶段原料投入的验证情况,使其整体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数据记录与共享方面
整个验证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及文件记录都要通过 “trackit” 系统与纺织品交易所共享,一方面便于交易所对原料投入验证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也确保各个环节都有记录可查,保证验证过程的透明性、规范性,符合相关标准设定的对于数据留存和共享的要求,为有机原料投入的整体验证合规性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