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S认证咨询-生物回收的两种形式为生物降解和有机回收
A8. 回收类型(指南)
在回收过程中,通常会根据材料类型和再生材料的预期用途,使用不同的方法。
机械回收
将废料加工成二次原材料或产品,且不显著改变材料的化学结构。
粉碎:通过机械工艺将废料破碎成任意尺寸或形状的不规则碎片。粉碎通常指撕裂或切割材料,而这种工艺不适用于脆性材料(脆性材料通常通过锤磨机等破碎方法处理)。
注:塑料在熔融或加热处理前进行粉碎,不属于回收步骤。
合成纤维 / 材料与纤维素(MMCF)纤维回收:对塑料废料或任何其他合成材料及纤维素(MMCF)、动物和植物基材料进行加工,用于原始用途或其他用途(能量回收除外)。通过熔融(加热)工艺或溶解(腈纶原液、溶解浆)将塑料重塑为可用颗粒。
化学回收
化学回收(又称 “高级回收与再生”)指使用现有及新兴技术的多种化学工艺,将消费前和消费后的纤维素基、合成纺织材料及塑料 / 材料还原为基本化学结构单元,以生产多种新型纺织品、塑料、化学品、燃料及其他产品。
根据纤维素基、合成纺织及塑料废料的分解程度,化学回收可分为三类:
溶剂法提纯:将纤维素基纺织品分解至聚合物阶段。
化学解聚( glycolysis、methanolysis、hydrolysis):通过化学反应将合成纺织品分解为单体。
热解聚(热解与气化):在某些情况下可视为化学回收的一种形式,将聚合物分解为单体并进一步分解为碳氢化合物。尽管热解聚也可生产燃料,但若碳氢化合物用作燃料,则不再属于回收范畴。若要符合回收定义,生成的碳氢化合物必须作为生产新聚合物的原料。
所有这些产出物(用作燃料的除外)随后经再加工形成新塑料。
简而言之,化学回收是在分子层面将塑料分解为核心结构单元。
生物回收
在受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对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料进行需氧(堆肥)或厌氧(消化)处理,在有氧条件下生成稳定的有机残留物、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生成稳定的有机残留物、甲烷、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回收的两种形式为生物降解和有机回收:
生物降解:由生物活动(尤其是酶促作用)导致动物、植物基材料降解,使材料化学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有机回收:在需氧或厌氧条件下,对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料进行受控微生物处理。
受控生物回收仍是新兴技术,在许多供应链中的应用可能有限。尽管 RCS 和 GRS 可用于验证生物回收过程的投入物是否从废物流中分流,但这些标准不用于验证生物聚合物等材料是否可回收或可生物降解。
注:化学回收和生物(有机)回收目前仅适用于塑料材料,如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烯烃(PE、PP)、聚氨酯(PU)、聚酰胺(PA)、聚乳酸(PLA)、聚碳酸酯(PC)、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或塑料混合物。